为回馈广大患儿及家属朋友对马关县中医医院儿科开科以来的信任和支持,即日起,我院特推出每周免费为前20名适宜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的患儿开展中医特色治疗,欢迎有需要的患儿到我院诊治!(注:患儿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本活动采取电话、现场预约,名额有限,预约成功后即安排治疗)
预约电话:0876-7328021
地址:马关县中医医院住院部2号楼3楼儿科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手法种类较多,一般来说,推法、揉法次数较多,摩法时间较长,掐法则以重、快、次数少为佳,且掐后多用揉法,以缓解疼痛刺激。常用手法如下:
1、推法:
在小儿推拿中主要采用指推法,以指着力于治疗部位,依一定方向推动。施术时宜用介质,推动时要有节奏,频率约每分钟2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始终如一。临床常用的指推法有直推法、旋推法和合分推法。直推法是以拇指桡侧或指腹,或食、中二指指腹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旋推法是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合分推法是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腹,或食、中二指指腹,自经穴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称为推分,又称分法;如从经穴两端向中间推动,称合推法,又称合法。推法有行气活血、补虚益损、驱邪散风等功效。在经穴上,推动方向与补泻有关,一般直推多泻,旋推多补;直推迎经气为泻,随经气为补;分推行气消积,合推益气养血。
2、揉法:
以手吸定于经穴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施术用力轻柔均匀,手始终不离接触的皮肤,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的揉动而滑动,切勿在皮肤上摩擦,频率约每分钟200~300次。揉法又有指揉法、鱼际揉法和掌根揉法。指揉法以中指或拇指指端做揉法,适用于穴位或狭小的部位。鱼际揉法是用大鱼际旋揉,适宜较宽阔的部位,如四肢。掌根揉法是用手掌根部揉动,适宜宽阔厚软部位,如腰腹、臀部等。揉法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活血散积等功能。
3、按法:
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经穴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指按多用于四肢、腧穴,掌按多用于胸腹。临床应用常与揉法配合使用,称按揉法。按法与成人推拿无大差别,只是按时用力宜小而轻。
4、摩法:
以手掌或食、中、无名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及前臂带动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摩擦。指摩多用于头面,掌摩多用于胸腹部。操作要轻柔,使手在皮肤上运动,速度均匀协调,压力大小适当,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摩后局部皮肤发热。摩法有宣通散结、温中祛寒等功效。
5、掐法:
用指甲重刺穴位的手法。是强刺激手法。掐时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临床上常与揉法配合使用,称掐揉法。掐法有醒脑提神之功效,如昏迷用指掐人中穴。小儿惊风、夜啼、睡卧不安、汗多可用掐五指节。
6、捏法:
以指捏提肌肤的手法。用力大小要适宜,捏拿太紧不仅患儿不能耐受,且不易向前捻动推进。提捏皮肤不宜太少,且不可拧转。捻动向前需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临床常用的捏法有三指捏、二指捏法。三指捏是用拇指桡侧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二指捏是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捏皮肤,交替捻动向前。捏法有健脾养胃、除积散结、行气活血等功能。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是采用中药热敷结合穴位刺激的一种无创性外治疗法,吸收了中药治疗和穴位刺激的优点,完全避免了口服药物胃肠刺激的不良反应。通过热奄包的热蒸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增强,促进炎症和淤血吸收,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湿祛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灸
艾灸又称“灸法”。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
“手”护儿童健康
马关县中医医院儿科将始终以病人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正确处理好医患、护患、医护关系,构建和谐科室。病人的满意度及社会和患儿家长的认可将是我们努力的恒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