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病证。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二者皆是现今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治疗这两种疾病,应该这样用药。
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有:
①泻利清下类:大黄、草决明、茵陈、泽泻、番泻叶;
②祛痰化浊类:山楂、荷叶、葛根、瓜蒌、昆布、海藻、薤白;
③化瘀泻浊类:丹参、郁金、三七、蒲黄、水蛭;
④补益轻身类:黄精、女贞子、炙首乌、生地黄、枸杞子、玉竹、鸡血藤、黄芪、党参、绞股蓝等。
以健脾补肾养肝、祛痰化瘀降浊为法。组方用药方面,将传统减肥降脂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下品以泻利清下类药物为主;中品以活血化瘀、祛痰化浊类药物为主;上品以轻身益气、滋阴生精类药物为主。
现今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多为中、下之品,而其中又以下品者居多。似乎是为了追求速效,而选择此类药力峻猛者。
如是治法,乃业医者只见病而不见人,只见标而不见本,只治标而反伤本。更有以此谋利之辈,见利忘义之心时时可见。所以时常可见广告语“月减多少多少斤体重,无效退款”云云。至于用药者正气是否戕伤,肝肾功能是否损害,肠道黏膜是否黑变,皆不在考虑之中。
有鉴于此,我们在论治脂肪肝、高脂血症之时,更注重在整体观念上的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多以上品为主,取其轻身益气、滋阴生精的功能以治本。现代研究证明,此类药有很好的调节血脂、降脂减肥作用。但是此类药物在发挥疗效之时,大多有腻膈厌食,或腹泻滑肠的副作用。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机,此类药物的这一类副作用,如果运用恰当,这些所谓的副作用可以恰到好处的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治疗作用。如腻膈的副作用,恰好可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这一类患者大多都有的食欲亢进的病证,其疗效不逊于西药芬氟拉明、二甲双胍等药物抑制食欲的作用。
而滑肠反应,对这一类患者的腹胀、便秘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患者不便秘或本有轻度腹泻,多可在处方中酌加山药固脾、五味敛肠,可保无虞。更何况这一类补益药物滋腻滑肠作用,本身对人亦无损伤,与泻利攻下类药物的通腑泻下作用完全不同。
这一类药物常用者有黄精、女贞子、炙首乌、生地黄、枸杞子、灵芝、玉竹等。例如,黄精甘平,补气益阴,“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本经逢原》),“为滋腻之品,久服令人不饥”(《本经便读》)。灵芝甘平,有补益强壮轻身之功,又可祛痰浊,平喘咳,“疗虚劳”(《本草纲目》),“保神,益精气”(《神农本草经》)。
以此类上品作为主要药物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在培补精气中,达到治疗的目的,患者在降脂、减肥、治疗脂肪肝的过程中,精力日益充沛,体质更加健康。
祛除病因重预防
对本病的预防,还应祛除病因,调整饮食结构,调理情志,加强运动。
祛除病因
例如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戒酒,并给予足量蛋白质饮食。肥胖病与肝炎后肥胖症、糖尿病等要减肥。
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以清淡、高维生素食物为主,肥胖者应限制热量,减轻体重;
酒精性脂肪肝则应戒酒,进低糖及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为主;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应合理给予高蛋白食物。
适当运动和心理调适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心情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病案举例
重度脂肪肝、高脂血症案
王某,男,48岁,企业干部。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10年前出现脂肪肝,多处求医,疗效不显,1周前于门诊化验甘油三酯12.1mmol/L,总胆固醇9.8mmol/L,全血黏度增高。腹部彩超提示重度脂肪肝。为进一步治疗而求诊于中医,来诊时患者肥胖,食欲旺盛,嗜酒,多食易饥,时有腹胀,右胁部不适,口苦,倦息乏力,大便略溏,舌淡紫胖大,舌苔白腻,脉沉滑。
诊断:重度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
辨证:气阴两虚,兼夹痰瘀脂浊。
治法:轻身益气,滋阴生精,祛脂化浊。
方药:黄精30g,灵芝20g,首乌15g,生地黄20g,玉竹15g,葛根15g,水蛭6g,胆南星6g,焦山楂30g,山药3g,柴胡6g,丹参15g,红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嘱清淡饮食,加强运动。
1个月后复诊:化验甘油三酯7.6mmol/L,总胆固醇7.8mmol/L,体力明显好转,口干渴亦不甚明显,大便次数减少,但食欲仍然比较亢进,多食而易饥。上方改黄精40g。
2个月后三诊:化验甘油三酯5.8mmol/L,总胆固醇5.8mmol/L,腹部彩超提示轻度脂肪肝。自觉身体轻快许多,体力增强,饥饿感明显缓解,胃脘时觉饱胀。
以前方为基础,加减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缓解,而且体重也下降了5kg。化验甘油三酯2.5mmol/L,总胆固醇4.2mmol/L,腹部彩超提示轻度脂肪肝。继以“祛脂化瘀丸”口服巩固治疗。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