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是在体检中报告经常会看到的两个专业名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也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两者的差别。事实上,这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不仅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两者都需要积极就诊。
心率失常和心律失常的区别
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存在一定的区别,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搏起源位置、心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症状,包含范围较广;心率失常主要指心率一项的异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症状都是多种多样的,且与病情轻重不一定存在直接关联。
临床上,按心率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率失常两大类,前者见于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等;后者以窦性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各种传导阻滞为常见。若心率快于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兴奋、疼痛、发热、甲亢、急性出血以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若心率低于60次/分,则称为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老人、低温麻醉、梗阻性黄疸、颅内压增高、甲减、洋地黄过量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正确处理心率失常和心律失常
不管是心率失常还是心律失常,患者都要积极就诊并进行详细检查。心律失常的治疗要在检查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控制原发病,正确运用药物、射频消融、起搏器手术、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1)保持稳定的情绪,减少诱发因素。部分病人确诊后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过度用药控制心律失常,结果适得其反诱发加重症状。患者应当精神放松,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悲。
(2)日常做好自我监测。平时心律失常不易被捕获,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患者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3)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强调用药个体化,部分病人往往盲目接受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换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有些抗心律失常药不合理使用能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必须严格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另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安全性较高的中成药,例如参松养心胶囊,可双向调节心律,对于快速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对于情绪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各种复杂性心律失常都能起到很好的心律调节作用,长期运用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5)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饮食有节,按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不饮浓茶不吸烟,起居有度,情绪稳定。保障充足的睡眠,也可改善心律失常。
温馨提醒:本文仅作科普,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